又一座大橋垮掉了。
一個個橋墩,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砸向橋下的車輛和行人。截至2009年5月19日,9人死于這場事故,另有16人受傷。
事發(fā)5月17日,地點是湖南株洲市紅旗路。 悲慘的場面不亞于地震災區(qū)的景象,區(qū)區(qū)160米長的倒塌大橋下,又是一個個生命的泣訴!
有關媒體的記者趕赴現(xiàn)場時,參與事發(fā)時爆破的一名施工人員透漏了事發(fā)的可能原因。該工人從事建筑業(yè)30余年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竟是橋墩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澆搗后,為了防止收縮和裂縫,在養(yǎng)護期內(nèi)要每天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做得好的話,橋墩在爆破后的廢料應該是塊狀的,而在這個橋的橋墩爆破后是粉碎狀的”。
“有兩個原因可能造成爆炸后水泥成粉末狀?!苯邮苊襟w采訪時,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海龍表示,“一是大小石子的配合比不符合規(guī)定;二是水泥強度不夠,石子和水泥沒有黏和到一起?!?
這位專家透露:2007年8月垮掉的湖南湘西“鳳凰大橋”也是如此,“中心沒有用漿,是干石塊壘起來的,我們行內(nèi)都知道”。
為了用于20日實施定向爆破,紅旗高架橋的每個橋墩都被打了4個直徑5毫米、深度為80厘米到1米左右的洞。但李文并不認為這會對橋墩的承重結構造成影響,“很多混凝土在澆筑時都會預留一些孔洞”。
對此,張海龍對媒體表示:“在橋墩上打孔,如果鉆斷了豎向鋼筋,可能影響橋梁結構;如果是鉆到橫向鋼筋或者沒鉆到鋼筋,對橋墩承重沒有影響?!?/P>
究竟是何原因,各說各的理,但當無辜的生命被瞬間埋進鋼筋混凝土下時,指責與推責已經(jīng)于事無補。
又是一個血淋淋的教訓,此時此景,建筑從業(yè)者又是一個怎樣的心境?參與株洲大橋建設的每一個人難道不都應該都捫心自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