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湖北省拋填骨料水泥混凝土路面技術交流推廣會在隨州召開。
在現場觀摩活動中,來自全省16個市州的120余名公路養(yǎng)護骨干實地察看了省道周新線新陽段大修工作的施工現場,認真聆聽了科研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的流程介紹。該工藝由武漢理工大學針對水泥混凝土路面攤鋪施工中富余漿體過多導致表面浮漿泌水、早期斷板和麻面起砂等缺陷發(fā)明的一種新施工工藝,施工工藝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可以有效延長工程使用壽命、提升工程質量。我市于2014年在小應線大修工程試驗成功后,先后在牛程線、隨南線等15公里大修工程、合厲線、新唐線等21公里路網改造工程推廣應用了這項技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在技術經驗交流推廣會上,省公路局質量監(jiān)督長王慶就如何提高工程質量、如何吸收和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提出了要求:一是深刻透徹的理解新技術的基本規(guī)律,認真學習、細心揣摩,真正領會其技術原理、技術要領和訣竅;二是要把握和控制關鍵環(huán)節(jié)。要對該技術的原理、方法、質量控制等關鍵技術進行認真研究和學習,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發(fā)展提高這項技術,從而達到經濟效益和技術效益的雙贏,使得科學技術真正成為推動公路養(yǎng)建工作的生產力。
隨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劉宇宙參加會議并致辭。